臺灣野豬小檔案
英文:Formosan wild boar
學名:Sus scrfa talvanus

分類: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類>偶蹄目>豬科>野豬屬>野豬種

臺灣野豬為臺灣原生種野豬,是歐亞野豬種全齒球15個亞種之一,但只分布在臺灣,是臺灣特有亞種。

臺灣野豬適應力強,廣泛分布在臺灣平地到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山,但偏好1000公尺以下較平緩的低海拔山區,與人類因空間重疊而產生衝突,因此,臺灣西部平原和已開發地區,僅有山區及周圍丘陵,才有牠們的蹤跡。

生理構造

生理構造
生存秘訣
眼睛
-

野豬眼球中的感光與感色細胞比例,與人類眼球構造近似,不僅視力、色彩等視覺能力與人相近,視角更可達180度。

野豬的眼睛與人類一樣,晚上光照下是紅色,其他同為偶蹄目的草食動物則是亮綠色。

多數人認為野豬是夜行性或晨昏性動物,其實是因為牠們受到較大的獵捕壓力所致。據研究顯示,不受人為活動干擾地區的野豬,偏好於日間活動,靠近農地或棲息在飽受人為干擾地區的野豬,則轉為夜行性或晨昏性。

回到生理構造
耳朵
-

豬的聽覺非常敏銳,感受的頻率範圍和人類非常相近。緊張或警戒時,耳朵可以像雷達一樣轉動以追蹤聲源,並辨別周遭動靜。牠們能發出的聲音也很多元,因此西方野豬研究者曾以「聲群(Sounder)」做為其社群單位,原因在於同一群野豬之間彼此會介由不同的聲音溝通來保持密切的聯繫。

回到生理構造
生理構造
拱地影響
鼻子
-
野豬具特殊前鼻骨支撐平盤狀的吻端,可平貼地面聞嗅埋在地下超過一公尺的食物。因擁有優異嗅覺,能聞嗅尋找地下食物而拱地。
在農地造成地瓜田的危害,由於野豬會挖洞逃脫,一般圍籬無法圈住牠。

在森林地面上,可能因增加腐植土分解速率,進而促進林木生長。
回到生理構造
生理構造
犬齒
牙齒
-

野豬成體具備44顆牙齒,居全臺野生哺乳動物之冠。
從生理來看,野豬具備多功能並發達的牙齒結構,適合攝食多樣化食物,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

  • 上下門牙:咬
  • 臼齒:磨碎
  • 犬齒:撕裂食物
  • 「犬齒」俗稱獠牙是足以使對手致命的武器臺灣野豬不分公母皆有犬齒,但公豬犬齒特化成發達且突 出的獠牙,尤其下犬齒有很深的齒槽,能不斷長出來。

    野豬藉由經常性磨牙,以保持獠牙尖銳。由於野豬的磨牙位置較低,痕跡較寬、較短,容易在山野間樹幹上發現公豬的磨牙痕。

    公野豬遇到同伴或人類接近時會爆衝,並吐沫發出氣味、聲音威嚇,遇獵犬攻擊時,會停下戰鬥並還擊,甚至造成犬隻傷亡。

    回到生理構造
    生理構造
    覓食策略
    -
    野豬只有一個胃,無法像反芻動物能消化高纖維食物,只能吃較嫩的植物或動物。

    主要受控於外在環境,即當時可利用的食物量與種類。

    拱地覓食較花力氣,研究調查發現要不是非常偏愛,否則野豬會先食用容易獲取的地上食物,地上食物不足後,才轉而拱地尋找地面下食物。

    在落果較多的季節,野豬較少拱地覓食。但棲息在濕軟土地的蚯蚓是野豬的最愛之一,則經常可以不分季節看到靠近水源的濕地或下雨過後,出現大面積野豬覓食蚯蚓的拱土痕。

    回到生理構造
    尾巴
    -

    尾巴可以抽動或高舉,用以表示興奮、求歡或威嚇。

    回到生理構造
    生理構造
    影響
    汗腺
    -
    因為缺乏汗腺,成豬特別怕熱。

    夏季喜歡在水邊活動,甚至躺在積水處休息,其他季節白天會泥浴,調降過高的體溫、去除體外寄生蟲,以及減少因打鬥產生之傷口感染。

    淺山的野豬,可能因夏季炎熱而進入鄰近水稻田消暑,使得水稻倒伏,造成農民損失。

    深山的野豬,則喜歡在靠近溪水清涼處活動。

    回到生理構造
    生殖
    -

    純種臺灣野豬一胎生2-6隻仔豬,母野豬初產時,生育數較少,通常第一胎只生1-2隻,第二年後逐漸增加,但限於乳頭數,最多生到4或5隻而已。

    回到生理構造

    野豬育幼

    築窩
    結構
    巢材
    築巢
    -
    築窩繁殖是臺灣野豬特有習性,亦是判定野豬活動的重要指標。若遇雨季或颱風季,母豬則會在生產前築巢,保護幼豬免於受寒。
    窩的結構緊密而複雜,通常上下鋪滿多層巢材,呈橢圓形,前後各一個出口,僅供母豬和野豬寶寶容身。多半築在不易積水的高地、稜線上,也曾在平坦開闊林道上發現過。
    巢材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材料以禾本科植物,如五節芒最常見,也發現過月桃、蕨類等。曾經發現豬窩出入口或周圍鋪上數枝具有香氣的植物,如臺灣土肉桂、山胡椒或臺灣澤蘭。極有可能為了掩蓋仔豬排遺氣味,避免被掠食有關。
    回到野豬育幼
    寶寶特徵
    -

    野豬寶寶較無自衛能力,靠著身上具有棕黑相間的條紋作為保護色,躲藏在草叢間不易被發現。

    大約半歲之後,幼野豬身上的條紋才會逐漸消失,變成黑灰色。

    回到野豬育幼
    育幼行為
    -

    野豬的嗅覺靈敏,若幼豬身上沾染其他動物的氣味,母豬為避免牠將外界的細菌、病毒傳染其他幼豬,會吃掉或驅趕沾染其他動物氣味的幼豬。

    回到野豬育幼
    群體結構
    -

    野豬屬於社會性動物,會以至少一隻公豬為中心,與家眷共同生活。

    經常可觀察到1隻以上母成豬,帶領不同時間出生的野豬寶寶集體活動。

    處女豬會一直待在母豬身旁,直到發育成熟、開始生育才會離開,而幼年公豬可能自行離開,或者在成年後被逐出,在公豬成熟到可以開始交配前,這些公豬會形成小群體,一同生活。

    回到野豬育幼

    生存危機

    野豬特性
    引發衝突
    人豬衝突
    -
    臺灣野豬食性廣,擁有堅硬的皮膚保護,不容易受傷。

    母豬多產,公豬有發達的獠牙做為禦敵武器,偏好撞擊攻擊,個性凶猛少有天敵,因而成為數量最龐大、廣布全球的野生大型哺乳動物。
    野豬因偏好的淺山平坦地區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原始棲地被破壞,取而代之的農田作物對於野豬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在臺灣,過去研究發現野豬危害最嚴重的是竹筍、地瓜、芋頭等生長在地面下的作物,往往一夜之間所有收成化為烏有。因此導致農民因而大量採行獵捕致死的危害防治法。
    回到生存危機
    過度獵捕
    -

    1972年頒布全面禁獵令,1989年更施行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來保障野生動物的生存權,且因強力執法和民眾保育觀念的提升,因此,部分野生動物族群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然而,臺灣野豬並未名列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加上因侵擾農地、造成農作損失而遭捕殺,承受著強大的獵捕壓力。

    回到生存危機
    原因
    影響
    基因污染
    -
    臺灣野豬除了面對棲地減少、獵捕壓力外,更面臨著雜交所導致基因滲入的問題。調查發現坊間⼤型⼭豬養殖⼾,多半會利⽤多隻⽑⾊相仿的⺟蘭嶼豬或黑家豬與純種公野豬進行雜交,以提高產仔數及產⾁率,增加商業利益。八八風災期間,多數養殖於重災區的家豬,因主人下山避難而被野放,增加與純種野豬雜交的風險。
    對於臺灣野豬而言,家豬或蘭嶼豬的基因滲入臺灣野豬的族群,不僅降低生物多樣性,更侵擾原有的生態體系而造成危害。而基因污染的問題,更是臺灣野豬有別於其他中⼤型哺乳動物目前尚未發生之潛在威脅。
    回到生存危機

    狩獵文化

    獵人智慧
    英雄非浪得虛名

    野豬是許多原住民族公認最凶猛且難獵捕的動物,臺灣多數原住民族視獵獲公野豬的獵人為英雄,因為憑藉的不只是氣力,還需要勇氣與智慧。

    為了能成功獵獲野豬,狩獵者需要了解野豬的基本習性、行走路徑、偏好的棲地食物與選擇等,更需要辨識野豬的活動痕跡,才知道如何找到野豬,以及何種獵法有效。

    此外,狩獵期間需具備山林知識與野外求生技巧,因此,一位優秀的獵人通常博學多聞,也是優質狩獵文化的傳承者。

    回到狩獵文化
    狩獵倫理
    狩獵倫理與山林智慧是民族教育的一環

    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的精隨在於惜物感恩、樂於分享與不貪求,這是過去先民維持生態平衡的生活智慧。狩獵者豐富的山林知識與永續的狩獵倫理,是學校課本裡沒有教的事,而隨著祖靈訓斥代代相傳。

    回到狩獵文化
    起源
    演變過程
    獵捕工具
    演變
    -
    野豬嗅覺非常靈敏也十分聰明,曾有科學家分析其智商相當於5 歲小孩,因此,獵捕野豬成了人與野豬之間的鬥智與生存戰爭。善於利用材料製作工具,本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

    自古以來,隨著材料取得與獵物捕捉難易程度的變化,全球人類為了有效獵捕野豬,逐漸發展出多元的獵捕方法與工具。

    早期先民使用挖洞內插尖刺之陷阱狩獵,隨機狩獵;當普遍圈養狼馴化而來的家犬後,繼而會利用其協助追趕獵物。臺灣在野保法實施前,最常以傳統索套陷阱捕捉野豬等。但在2003年開放原住民持有狩獵用槍,以及動物保護法於2011年增列獸鋏禁用令,獵槍被認為是其中唯一具備狩獵選擇性的工具。

    近年研究調查發現,當其他野生動物聽到獵狗犬吠聲逃離時,只有野化公豬會留下來戰鬥,而較易被捕獲。可能因為獵狗團圍獵法效率好,捕捉野豬的效率與專一性最高,近年臺灣淺山地區盛行採用獵狗團圍捕攻擊方式,來清除致農田危害的野豬,而逐漸捨棄使用獵槍。

    回到狩獵文化
    榮譽象徵
    狩獵是榮耀的象徵
    狩獵是榮耀的象徵因為公野豬不易獵獲,不少原住民族會留下公野豬的下顎作為頭飾、項鍊或是懸掛在家屋中作為戰功的展示,作為榮耀象徵。

  • 魯凱族:獵得5頭公野豬的獵人,可以在頭飾上插上百合,代表榮耀的象徵。

  • 排灣族:在頭飾上以直立的野豬尾,作為野豬獵人的榮耀象徵,捕捉數量愈多,可以立尾的數量也愈多。
  • 回到狩獵文化
    分享維繫
    社會關係
    分享獵獲的野豬肉有助於維繫互助社會關係

    傳統原住民獵人會將獵獲的野豬與親族分享,這是傳統文化中十分可貴的社會互助行為。長久以來,部分原住民族因此衍生出獨特的精緻的分肉文化。

    魯凱族

    透過分享儀式見證並認可獵人的功績,敬老尊賢、敦親睦鄰,拉近並確認血緣關係,是社交活動的禮物,與族人共同分享喜悅。

    • 獵獲者 :頭、牙齒、皮毛
    • 婦女、獵獲者親友、鄰居 :耳朵
    • 貴族 :肋骨、肩膀
    • 頭目 :腿、心臟、肝
    回到狩獵文化
    遵守禁忌
    遵守禁忌、不違背自然生存法則的狩獵文化
    • 嚴守禁獵區域,讓動物休養生息、絕不任意進入他人獵場狩獵。
    • 保持謙卑的心進入山林,對獵獲的動物需心存感激。
    • 不獵殺懷孕或幼體,捕獲獵物盡可能一刀斃命。
    • 獵獲一定數量的獵物就必須停止狩獵。
    回到狩獵文化
    狩獵文化
    意涵
    分享獵獲的野豬肉有助於維繫互助社會關係

    現今社會對原民狩獵有很深的誤解,例如認為是殺害動物、不文明的行為等等,但原民狩獵文化素養的狩獵者,不僅蘊含狩獵技術、禁忌規範、生態平衡、社會文化等內涵,更是民族教育、文化傳承與凝聚部落族群共識的媒介,同時也是男性展現英勇的象徵。

    透過狩獵活動實踐文化觀、保育思維並學習謙卑,共同肩負保護生態資源,與之共存共榮的哲學與智慧,則展現在自獵場觀察、決定出獵、捕獵獵物、獵物分配等狩獵活動中的不同環節裡。

    擁有狩獵文化素養的狩獵者肩負著保育野生動物的重任,還能同時巡守山林,是未來實踐資源永續的重要角色。

    回到狩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