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手機菜單開關
動物認養選單
:::首頁> 動物認養> 保育成果
最近更新2019/1/9 上午 12:00:00
JUN 15
WED

一隻都不能少!保育你我的好厝邊-石虎

一隻都不能少!保育你我的好厝邊-石虎
計畫名稱:106保研6_石虎之域外與域內保育推展(四)
計畫主持人: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林育秀助理研究員 / 報導撰文:蕭涵融

石虎為臺灣本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如今正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包括棲地喪失和破碎化、路殺、非法獵捕、流浪貓狗競爭和疾病等。主要生存於低海拔的石虎,和人類活動區域相當接近,由於可能捕食農民或農場圈養的雞隻、造成農民損失,而遭受捕殺傷亡。從1994年起,累計石虎遭獸鋏夾傷的案例達21起,2011年底迄今的路殺案例更多達61起,可知石虎在野外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

正因如此,域內及域外保育的工作刻不容緩。

域外保育是在特殊情況下輔助域內保育的一種方案。而域外保育的最終目標,是讓生物能夠重回自然環境,除了在人為環境保存種原外,適當管理與保育的個體也有機會幫助重建或補充野外的族群,增加石虎在野外存續的機會。因此只將生物保存在人為環境是不夠的,保育最終、也最重要的目標是希望能幫助生物在自然環境中建立一個可以永續的族群,因此我們必須在野外保有適當的棲息環境。

石虎是臺灣本土貓科物種,體型與家貓相仿,額頭有兩條白色條紋,耳後有白色斑塊。照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新聞稿
石虎是臺灣本土貓科物種,體型與家貓相仿,額頭有兩條白色條紋,耳後有白色斑塊。照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新聞稿

目前石虎的野外數量稀少且生存危機極高,且我們對於其野外現況和分布仍不夠了解,域內保育和域外保育的工作需雙管齊下。除著重於野外棲地保護和推動石虎相關友善措施外,管理救傷收容的個體及適度進行相關試驗研究等,皆是以復育和野放的角度來思考、執行。

本中心自100 年開始和臺北市立動物園合作,進行石虎之域外保育研究計畫,且和國內外多個單位均建立為夥伴關係,共同進行石虎相關研究和保育推廣工作。然而石虎的保育並不單純,需同時顧慮到許多面向,包括石虎本身、在地居民和棲地條件等,才可能化解許多衝突且製造雙贏的局面。自102年起,本中心積極於集集進行保育推展,推動在地居民認同石虎保育,且研究團隊持續累積野外調查資料,在104年度擴大推展範圍,延伸到和集集相連的中寮鄉-一個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區域,初步先了解石虎的分布狀況,且從校園進行石虎保育推展工作,傳達友善土地和保育相連結的概念,期待能改善石虎的棲地品質。計畫能在此區建立一個成功保育的模式,未來可擴大範圍成功保育野外瀕危的石虎。

本計畫也利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圈養救傷後無法野放的石虎個體,進行繁殖生物學研究,於102年成功繁殖2隻小石虎,且推動野放計畫並拍攝剪輯成紀錄片,讓石虎成功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不僅在104 年獲得休士頓影展最高榮譽白金獎,更是對此瀕絕物種之繁殖生物學的一大突破。本年度計畫將持續進行野外調查和在地經營,累積長期資料並提升民眾對於石虎的保育意識,幾項研究方法及結果如下:

一、石虎域內保育工作:
在前兩年度配合南投林區管理處計畫的普查結果中顯示,中寮鄉、集集鎮和鄰近區域為南投的石虎分布熱區,針對熱區選擇長期監測樣點,並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以了解中寮地區石虎分布和豐富度的狀況。為更實際推估南投的石虎族群數量,須先了解石虎的活動範圍。我們挑選了中寮地區已加入友善石虎農作之農友,及願意接受研究人員進行捕捉之農友的農地上架設籠具,以避免籠具被不法人士發現或利用,提早架設籠具,配合自動相機確認野外石虎對於籠具之反應,待發現石虎對籠具戒心已降低時才正式啟動捕捉,提高捕捉效率,捕捉到的個體將繫上無線電發報器項圈,進行後續追蹤以分析其活動範圍和棲地利用狀況。自 2017 年3 月至2018 年2 月,可回收資料的有效樣點共有27 個,其中有25 個樣點記錄到石虎,共289 筆有效相片數。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南投縣集集、中寮地區石虎調查之紅外線自動相機設置樣點圖(座標系統為TWD97)。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南投縣集集、中寮地區石虎調查之紅外線自動相機設置樣點圖(座標系統為TWD97)。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二、石虎保育推廣:
自從103年度將野放失敗的個體「集寶」送至臺北市立動物園進行推廣教育展示後,不論是透過非政府組織或媒體對石虎的宣導、教育,漸漸讓許多民眾意識到石虎與自身土地連結的重要性。本年度計畫執行期間,在重點區域的集集鎮和中寮鄉共執行校園宣導5場次,此外,也到臨近的彰化和台中幾所小學進行教育推廣活動,應各單位、社團甚至是民眾邀約進行石虎保育演講超過20場。

另為拓展效益,亦積極參與或協助辦理石虎議題相關的會議及說明會,觸及不同領域的民眾藉以更有效提升大眾認知。因石虎所受威脅極大,本年度亦有多起石虎和開發衝突之計畫,包括前瞻計畫、寺廟和道路開發等,研究團隊積極和相關單位討論對策及提出建議,以減緩衝突的嚴重性。

此外,本年度的石虎保育推廣工作,持續在南投地區推展友善石虎農作,並以中寮鄉為重點區域,除經常拜訪農友認識環境,訪談他們對於石虎及其他野生動物的認知和態度外,同時也分享在果園周邊、鄰近區域發現的野生動物,並不定期與農友聚會、宣導。期望透過友善耕作的推動,保留友善石虎的棲地,並獲得在地居民對石虎保育的認同與支持。

三、石虎之繁殖生物學研究:
根據文獻報告,以及過去石虎配對的經驗,石虎的發情和交配期主要為冬季至隔年春季,本計畫自2017年11月至隔年2月共嘗試讓3對石虎(2公2母)進行3次配對,3對個體互動皆算良好,並無激烈打鬥情形發生,但目前適合繁殖配對的公石虎「阿中」,是因中獸鋏而被截肢的個體,雖有騎乘行為,但並無交配成功。此外,2隻母石虎個體的年齡也都偏高,且「阿姓」也是因中獸鋏而被截肢的個體,至2017年2月底,無任何一隻母石虎有懷孕的跡象。

四、石虎醫療及健康管理:
本次計畫持續地為圈養個體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內容包括秤重、抽血和形值測量。2017年7月替當時收容的其中5隻石虎進行健康檢查,體重和去年比較無太大變化。緊急救助野外受傷個體的部分,本年度計畫執行期間,共紀錄14起石虎路殺事件。其中南投有2起為同一隻個體「小草」,在2017年8月20日,本中心接獲國道高速公路處理事故人員通報,於國道三號路肩有一隻發生事故的石虎,並立即由研究人員協助帶回野生動物急救站醫治,一開始的狀況十分危急,不但無法站立、進食,獸醫甚至擔心可能會癱瘓,但令人驚奇的是牠發揮極佳的復原力,從逐漸站立到可行走但跛行,甚至恢復到近乎正常行走,由於事發地點在草屯鎮,研究人員便暱稱牠「小草」,希望牠可以有「小草」一般堅韌的生命力。「小草」也不負眾望通過了野放評估,戴上衛星發報器,研究人員將「小草」野放到較安全的中寮山區,但遺憾的是,在2018年1月9日接獲高公局再次通報,這次「小草」已經命喪輪下

「小草」的意外事件帶給我們深刻的省思,高速公路局為瞭解國道路段的石虎路殺風險及改善對策,在緊鄰國道的貓羅溪河床架設自動相機,也成功紀錄到石虎蹤跡,這些紀錄都顯示貓羅溪不僅是重要的生態廊道,也是石虎族群棲息的環境。本中心與貓羅溪的管理單位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兩方進行討論並凝聚共識,包括後續由南投縣政府在貓羅溪所推動的前瞻計畫內容會有所調整,將保留連續且足夠的長草區,使得不僅石虎,還有很多的野生動物都能加以利用而生活其中。

因為石虎「小草」的事故,從研究單位整合資料開始,串聯起石虎保育更多元的面相,希望藉由公部門之間攜手合作,能讓石虎所受威脅降低和保全其現有棲地,讓石虎的族群得以存續和成長。

小草第一次被救傷、野放地點、衛星發報器接收地點和第二次路殺死亡的相關位置,可看出其主要活動範圍在貓羅溪沿線範圍。
小草第一次被救傷、野放地點、衛星發報器接收地點和第二次路殺死亡的相關位置,可看出其主要活動範圍在貓羅溪沿線範圍。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