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手機菜單開關
動物認養選單
:::首頁> 動物認養> 保育成果
最近更新2019/7/25 上午 12:00:00
JUN 15
WED

野生動物族群管理 - 構建域外保育策略地基的計畫

野生動物族群管理 - 構建域外保育策略地基的計畫
計畫名稱:10707_野生動物域外保育族群管理推動計畫(8)-區域性管理合作及瀕危物種保育策略
計畫主持人:臺北市立動物園 高雋助理研究員 / 報導撰文:李毓文

在動物園參觀時,你有沒有想過,來自法國的非洲野驢「Lukas」和波蘭的西部低地大猩猩「D’jeeco」,這些原生於非洲的動物為什麼會遠從歐洲來到臺灣,而我們的大猩猩「寶寶」則在2018年3月遠赴荷蘭呢?

回顧動物園的起源與歷史演進,最早為私人嗜好收藏異國珍禽異獸,展示權力與財富象徵;19世紀開始,動物園延伸出輔助學術研究需求典藏動物的功能(如博物館或大學)。直至今日,快速的經濟發展、土地開發,產生許多環境破壞,全球各地許多野生動植物都面臨著-棲息地破碎化(甚至消失)、道路開發造成路殺、興建工程產生環境污染或自然資源(食物)減少等生存危機,原本安穩的生活受到了劇烈影響;在你發現這些生物無聲的抗議和求救之前,牠們的族群很可能已驟降或消失了。

為了拯救尚存的瀕危物種,動物園在近代逐漸轉型為兼具研究和教育功能的「野生動物保育基地」,飼養在野外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並透過牠們傳遞野生動物保育的警世訴求;我們的工作終極目標-讓受威脅的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得以藉由人類的協助,在動物園裡安心且永續地繁衍下一代,並期待有朝一日牠們能成為支持域內保育(In-situ Conservation)的種源,參與再引入(Re-introduction)計畫,重返野外的家。

在這願景下,基於有限的空間和各種資源的分配與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考量,大部分的動物園或保育機構都是以小族群的方式飼養動物(所以你很難在動物園看到像野外一樣有著10個成員的非洲象家族或是上百隻的斑馬),如果缺乏具前瞻性、結構縝密健全的管理計畫支持經營方向,長期下來動物們可能開始近親繁殖,導致生存的機會下降,進而讓這些離鄉背井的族群逐漸凋零,未來更可能消失在地球上。若要維持一個物種在圈養環境下長遠的存續下去,支持動物園的保育研究和教育活動,並在未來達到能支持牠們回到野外的族群量,必須先維持牠們在動物園裡存活100年內並保有90%以上的基因歧異度,該怎麼做呢?此時,就是族群管理該發揮功能的時候了!

一個動物園的族群不夠力,那我們就邀請許多夥伴單位一同參與,依專業分工投注資源分擔保育復育工作的風險與壓力;但這樣還是不夠,我們必須結合區域性的力量,最終串聯世界各地的大家一起來,以全球尺度來推動野生動物的族群管理計畫。將族群管理視為支持整合保育(One Plan Approach,同時考量域內與域外族群的保育)根基的觀念在歐美保育界已行之有年-結合保育學家(Conservationist)、動物園獸醫、保育員與族群管理計畫協調者(Co-ordinator)和血統書管理者(Studbook Keeper)的專業知識,讓瀕危動物透過系統化個體資料蒐集與分析,建立完善的血統書和個體檔案,進而給予最佳繁殖配對和調度的建議;亞洲地區直到近幾年才逐漸引入這樣的觀念。

臺北市立動物園長期耕耘、參與許多保育計畫和國際保育組職,像是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South East Asian Zoos Association,下稱SEAZA)、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Zoo and Aquaria,下稱EAZA)、馬達加斯加動植物保育群(Madagascar Fauna and Flora Group,MFG)和美國動物園獸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Zoo Veterinarians,AAZV)等。以EAZA為例,它集結了跨機構和跨領域的專家們,建立許多瀕危動物的專家群(如巨猿科、鳥類、小型食肉目等)和歐洲瀕危物種保育計畫(European Endangered Species Programmes,EEP),依循著整合保育的概念,協助域內(原生地)環境、分類、域外照養、保育展示和族群管理等不同議題的研究,再經由每年定期的專家小組會議,討論各類物種的調度,在原棲地以外的地方,尋覓適合的機構建立多個瀕危物種的衛星族群;臺北市立動物園的「D’jeeco」和非洲野驢家族便是因為這樣,透過專家學者謹慎地討論評估後建議來臺,成立牠們在亞洲的衛星族群,而「寶寶」則因為有來自野外珍貴的遺傳基因,遠赴荷蘭參與保育繁殖計畫,期待未來牠將會領導一個屬於自己的大猩猩家族。

來自波蘭的D'jeeco第一次到戶外探索新家。照片來源:本研究計畫主持人提供
來自波蘭的D'jeeco第一次到戶外探索新家。照片來源:本研究計畫主持人提供

非洲野驢蘭斯洛特和媽媽Daila。照片來源:本研究計畫主持人提供
非洲野驢蘭斯洛特和媽媽Daila。照片來源:本研究計畫主持人提供

除了參與歐美的保育計畫,我們在推動東南亞地區的族群管理、提升動物福利、保育教育和研究領域的付出也不遺餘力。臺北市立動物園是SEAZA的活躍成員之一,近年來除了定期在臺北舉辦族群管理相關的教育訓練工作坊,也積極爭取到了擔任SEAZA婆羅洲人猿(Borneo Orangutan)和白手長臂猿(White-handed Gibbon)族群管理計畫的協調者和血統書管理者的角色,協助管理東南亞動物園裡的域外族群。

我們希望能持續透過各項計畫的支持,推派動物園的同仁參與亞洲及歐美地區重要的保育組織會議,維繫與各國夥伴之間的關係,汲取保育資訊和珍貴經驗;短程持續發展區域性族群管理計畫,以更有效精進重要物種的族群管理,中長程則要嘗試規劃連結域內保育再引入計畫的策略,未來構建一個更全面的整合型族群管理計畫,爭取更多參與推展臺灣、東南亞、亞洲和全球區域性族群管理與保育工作的機會。



回頂部